李想放过特斯拉?( 四 )

但超级充电技术对于车辆、充电桩的技术要求都很高,一方面需要车载动力电池支持大功率大电流充电,一方面也需要充电桩具备极高的散热性能。即便实现了两边的技术研发,也还有作为基础设施的超充桩的建设运营工作,特斯拉的超充网络耕耘多年、投入巨大,这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即便如此,随着 Model 3 大批量交付,各地特斯拉车主都时常面临超充桩不够用的困扰。

在高功率超级充电技术下,15 分钟充满一辆电动车并不是梦,补能时间已经高度接近燃油车加油时间。但如此美好愿景所需的技术实力、资源投入、决策权衡,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欧洲四大巨头选择合作发展就是最好例证。国内并无联合发展超级充电技术土壤,理想在超充领域也并无太多技术积累,又恰好面临着近来远不比早年的融资环境。倘若真的放弃或暂时搁置了超级充电技术,先期仅依靠增程式电动技术,应该说李想果断挥刀的又一明智之举。

李想放过特斯拉?

图6/6

(理想 ONE 增程动力单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