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代表我的心:盘点两千年来地球人的“月球脑洞”( 六 )

技术、政治与科幻的交融

30年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发表小说《从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1965),为月球文学再添新的篇章。除了财政资助飞行这类现代元素之外,凡尔纳笔下的科学和技术细节也大胆十足。故事描写了佛罗里达的一架超级大炮把一艘名为“哥伦比亚炮”的舰船发射到了月球。(《蓓尔美尔街报》1880年的一篇书评特意创造了一个新词“太空-船”来描述它。)凡尔纳对发射角度和速度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以至于后来阿瑟·查理斯·克拉克在为H·G·威尔斯《最早登上月球的人》(1901年)(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的1993年再版作序时,还对此进行了一番嘲弄。

《最早登上月球的人》规避了繁复的数字计算,而是假设了一种反重力物质cavorite,cavorite可以推动球形钢船向月球进发。钢船上的两名宇航员Bedford和Cavor遇到了塞勒尼特人——类昆虫的智慧生物,它们戴着头盔和眼镜,在地下生活,并且和蜜蜂一样是真社会性(eusocial)的:它们分为各种类型,长得奇形怪状,只有一个最高统治者——月球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