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声:预测未来容易被打脸,那我为何还要做( 八 )

吴声:我认为“新”是态度,这些品牌现在还在慢慢成长。它们还没有真正形成非常独立的审美自信和文化表达。但大家都开始有意识在去思考如何把自我主张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无论是在纽约时装周上出现的老干妈、中国李宁,还是平时生活中看到的太平鸟、大白兔、永久和回力,你会发现品牌的背后已经有自己的文化谱系来承载。

所以第一层,我认为“新”是一个越过标签和符号的东西,只不过它用符号的重构来表达,是有根的,它用消费来表达认知和社群的归属。

第二层就是在于这种文化符号,是否被今天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和生产关系所重新赋予,现在看来这个是不需要强调了。

第三层,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只有能够形成乐于推荐和分享骄傲,才会被认为是全球性的。就像我们原来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新”固然是有年轻本身的诉求,国潮的崛起,其实代表了一种新叛逆。但是这种新叛逆是以一个品牌、物质、消费这种时尚、文化的现象来体现的。国潮就因应了从文化和技术层面契合年轻群体的生活态度。

网易科技:您在调查的时候,是不是越年轻的人对国货的接受度越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