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大市场,“电子认证第一股”如何开辟新局?( 八 )

“头部公司有足够资金,认知到位,并能付诸实践和推动监管部门认可。有了产业龙头的使用,上下游供应商和相关企业看到效果,复制经验和推广速度就会很快。”林雪焰告诉《21CBR》采访人员。

布局未来

围绕“信任”这一主题,数字认证的业务“三分天下”,即电子认证服务、安全产品与集成、安全咨询与运维服务。

其中,电子认证服务是最大一块业务,包括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前者主要提供数字证书的生产和管理,收取年服务费和证书介质费用;后者基于电子签名提供电子合同管理、证据保全、司法鉴定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按签名次数、包年、阶梯式定价等模式收费。

2018年财报显示,数字认证年营收同比增长约28%,安全产品与集成业务的增幅达46%。林雪焰认为,公司整体业务拓展很快,但反映到营收上仍有滞后,这与服务业属性有关。此外,客户认可效果并投放更多新业务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现在我们还处于大范围拓展客户阶段,未到真正收获时。”

没有前人经验借鉴,赛道领跑者的产品创新、探索都得靠自己。从10年前网银U盾、6年前“信手书”手写签名、3年前“信步云”移动协同签名,再到2019年凭借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身份的“易签盾”,数字认证的产品更迭,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加快了速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