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大市场,“电子认证第一股”如何开辟新局?( 七 )

以平安集团为例。2008年汶川地震中,纸质合同大量遗失,各保险公司纷纷启动“无保单理赔”服务,平安集团开始思考电子保单的价值。这一背景下,数字认证与平安集团围绕电子保单进行合作,产生了全国第一张电子保单。

降本增效的结果显而易见。从纸质到电子化,投保单的处理效率由几周缩短至30分钟,业务签单也带来极大提升。目前,平安集团是数字认证的大客户之一,每年的电子签名量高达几亿次。

有代表性的重要客户,还包括房地产领域的万科集团。房地产业务通常会产生大量合同,盖章与确认的流程冗长复杂,产生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损耗。合同电子化后,万科每年可节省成本500多万元,业务流转时间节省6.8万小时。

走过初期开拓客户的艰难,数字认证逐渐扩展政府、企事业单位、医院、金融等多领域客户,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寿险市场,80%的企业都在使用数字认证的服务产品。卫生医疗领域,近900家医院都是数字认证的客户。

林雪焰以“业务创新的引擎”形容电子签名在各行业的普适性,并强调占领头部客户是公司重要策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