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抢食新蛋糕:一只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诞生记( 二 )
“指数产品往往是固定高仓位权益产品,波动较大,与传统银行客户的风险偏好可能不一致。因此该产品采取了部分比例指数化投资的形式,以控制风险。”光大金工分析师邓虎表示。
“那段时间简直忙疯了。”谈起合作的过程,崔琦(化名)话里都带着紧张感。“6月初才敲定合作方案,对方要求必须在6月底之前把指数做出来,相当于只给我们半个月的时间,太赶了。”正常情况下,一条指数从执行落地到获审批通过至少要花费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作为指数公司研发部门的主力成员,崔琦深度参与了上述指数和指数产品的定制过程。
“跟公募基金相比,他们在谈判中会更强势。”与理财子公司打过几次交道后,崔琦隐隐有这种感觉。
一方面,这种强势来源于巨大的资金体量带来的“底气”。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少数拥有交易所背景的指数公司之一,崔琦所在公司在指数行业掌握着绝对的话语主导权,以往都是公募基金主动找上门谈合作。换句话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指数公司并不愁没有客户。但理财子公司的出现,还是让他们亢奋不已。
推荐阅读
- 艾琳|王者31号更新:S23“长安密探”场景上线,艾琳新增特写镜头
- 腐团儿|LOL:德杯最大赢家是腐团儿?TES冠军意料之中,但腐团儿这特写绝了
- 被疫情改变的手机厂商,线上发布会成凶猛抢食大招!
- 抢食苹果三星华为份额,又一国产高端机崛起,海外营收已达70%!
- 【特写】茅台酒市的“灰色江湖”
- 【特写】企业从世界来,到上海临港去!
- 【特写】上海市属国企将如何在临港新片区布局未来?
- 暂停交易权限3个月!期货龙头银河期货遭重罚,涉股票期权违规!券商期货公司疯狂抢食这一市场
- 特写:美元“荒”来了 联储将放水超1000亿救市 中国也有责?
- 99趣拿节首日特写:人气爆棚的营销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