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半导体产业40年恩怨:美国摁住日本企业,三星迎来翻盘机会(14)

由于日本半导体产业是外向型经济,绝大部分产品是要出口的,日元升值1倍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仅汇率导致的损失就会翻番,要避免损失,企业只能减产或停产。对于韩国半导体企业来说,等于日本拱手让出了市场份额。

从时间节点上,可以看出半导体协议、日元升值和日本DRAM份额的紧密关系,1987年之后,日本DRAM份额就掉头向下,没有任何反弹地滑向深渊。

也是在1987年,三星地DRAM份额开始陡峭上升,和日本下滑的份额线形成鲜明对比,清楚说明了两者在产业链上的相互替代关系:日本吐出的肉,进了三星的嘴里。

实际上,美国也直接扶植韩国半导体,在1990年代初,三星也曾面临美国的反倾销诉讼,但它巧妙利用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化解了这场危机(详见文末《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如果美国不想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三星公关团队游说能力再突出,也无济于事。

另外,三星的DRAM作为“双向型数据通选方案”,被美国半导体标准化委员会认可,相当于在个人电脑时代猛推了三星一把,远远地把日本对手甩在身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