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黄章别墅像村支书家,似客家大家长,见马云开车千里不坐飞机( 八 )

“对各种细节都很龟毛。”朱笠对AI财经社抱怨,他曾在魅族ID部门工作,魅族15的边框做到了行业最细的0.25mm,iPhone一般是0.45mm,这是黄章在白板上画出来的结构。“当时我都震惊了。”朱笠说,“魅族一直没有太强的风险意识,怎么爽怎么来。”

但他对细节和设计上的重视却让魅族的ID(工业设计)部门非常受重视。这是朱笠选择来魅族的很重要原因。在其他公司,ID肯定要让道于销售或者供应链,但在魅族,ID就是天,代表黄章的意志。“我们就是传圣旨的部门。”朱笠哈哈大笑。

当时魅族上下普遍有种自信,吊打各路友商。“供应链都是魅族手把手教他们把工艺和质量提升上来。”左冉说,很多中小供应链早期以做魅族为跳板,然后进入华为小米等大厂的一级供应链名单,因为魅族尽管没什么钱,但要求往往还比别人高。罗永浩曾借用代工厂朋友的话说,“小米产线上的合格品到了魅族产线上都是残次品”。

汇顶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时汇顶还是一家做指纹识别的小企业,有正面按压指纹技术但未商业化,魅族成了国内首家使用汇顶技术的公司。左冉回忆,汇顶科技副总裁龙华专程前往珠海,带着十几位工程师,在魅族附近的七天酒店住了2个月,实现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汇顶早期一度打算让魅族投资,但白永祥没有这个想法。谁也没想到,汇顶科技很快在A股上市,成了一家市值近千亿元的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