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骗抵纳税人风险自负 个税信用政策发布有何影响( 五 )
解读 个人银行存款、借贷应该保护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因此强化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很有必要的。”倪红日说,《通知》中提到的“各地区、各部门要按最小授权原则设定自然人纳税信用信息管理人员权限”,主要涉及的机构是银行,也就是应该保护自然人的银行信息,包括银行存款、借贷、金融资产运行情况。
“此前财税部门跟金融部门对于是否要提供个人的银行信息有争论,因为根据银行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应该把全部银行信息提供给税务部门。”倪红日表示,《通知》强调了要最大程度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同时在税务部门调查阶段需要什么信息,银行再去配合。
针对建立异议解决和失信修复机制,倪红日表示,像广东等城市目前有很多大企业会跟税务局事先签订协议,明确应如何缴税,规避税务风险,这很好地减少了企业因不懂如何缴税导致失信的情况。
同时,施正文表示,这给纳税人自我纠正的机会和异议权,因为信用建设的重点不是以制裁为主,而是让纳税人建立信用至上的观念。
推荐阅读
- 对话谢飞:爱电影的人只是一部分,纳税人的钱应该给所有人
- 北京康业元投资举报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偷税漏税
- 崇明区税务局多举措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纳税人尽享政策红利
- 去哪儿网遭离职员工爆料,涉嫌偷税漏税,官方回应:均不属实
- 去儿哪网回应“拒开发票、偷税漏税”等言论:均不属实
- 这3家公司都是一般纳税人,为什么增值税按照3%缴纳?
-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吗?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