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手绘两栖动物 建立首份最完善国情报告( 十 )

目前,成都生物研究所正在和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推进“一带一路”欧亚国家(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的合作研究,在助力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的同时,也推动沿路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幕后故事

从不吃蛙肉看见捕杀要劝阻

“这也是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一部分,涵盖了生态学、环境学、组织学等研究,对于相关技术科学和生产技术起着指导作用。”费梁举例,因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离不开水源植被,迁徙能力弱,环境恶化会导致两栖动物减少,甚至绝灭。所以一个地区两栖动物的多少,往往被看作是环境优劣的“晴雨表”,具有很强的环保指示性作用。

既然是和野外精灵们打交道,多年行走中,研究人员们也摸索出了一些相处之道。每次到了荒郊野岭,大家都会习惯性吆喝几声,弄出点动静,好像是给在暗处的“山大王”们知会一声,让它们暂时回避,以免互相打扰。  深夜露宿荒无人烟的野外,用厚油纸布或塑料薄膜支起的简易帐篷外,偶尔还会看到一些红眼睛绿眼睛的动物。“一次在二郎山还碰见了金钱豹,当时离我同事只有二十米远。”费梁回忆,尽管手中握有猎枪,但那位同事并未扣动扳机。“对峙”一会,金钱豹横跨过山窝,跑向另一座深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