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手绘两栖动物 建立首份最完善国情报告( 六 )

一步一个脚印里,“家底”逐渐积累。费梁向采访人员列举了一串数字: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两栖动物研究记录在册的物种没有过百,1961年加上有尾类这个数字也不过才跳至130多种,而如今已至454种。

艰苦探索

自带锅碗搞考察记录动物靠人工绘图

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国内越来越多的两栖物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被记录和摸清,并对原来蛙属分类系统作出重大改变。由费梁牵头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首次完成了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编目。

接过“祖师爷”的班后,费梁将大半的工作时间花在野外考察中,北行至冰城,南到过三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住行都成问题,费梁和研究人员们便自带锅、盘、碗、盏和铺盖卷辗转各地,一路上还得挑上十几个专门定制的铁皮标本箱,里面装着各类标本采集瓶以及工具。

费梁印象最深的是,1963年在贵州考察时,当时条件艰苦,每人每天只有一斤大米,而野外考察非常费体力,于是他们向当地村民购买豌豆填肚子。要是没有蔬菜或嫌味道淡,就蘸一点从市场上买的辣椒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