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价到平价,我们该如何看待全球智能穿戴市场之间的次元壁?( 五 )

除了软件生态之外,两个市场的消费习惯也被培养的大相径庭。

相比北美市场,中国市场的智能穿戴产品价格可以说是被“打了下来”。华米系列的产品价格自不必说,华为、荣耀等品牌中,即使是定位最高端的智能手表,价格也大多在几百元到一千五百元不等。但正如上文所说,北美市场似乎对廉价产品不那么买账,Fitbit曾经推出了一款取消音乐播放、NFC、WiFi、游泳等等功能的Lite版本,售价比普通版本低了40美元,但销量却并不理想。而时装品牌fossil推出的智能手表,却在Q2的销售排行上榜上有名。

可见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那些在北美颇受欢迎的产品还是显得相对性价比较低,而中国产品想要进入北美市场,恐怕要给出一些除了价格以外的吸引力。

破局虫洞:中国品牌还有机会卖更贵更远吗?

那么在这种“次元壁”之下,虽然给了中国品牌时间让他们在获得更多生存空间,但同时也在考验着中国品牌。为自己创造出溢价空间,并找到办法突破软件上的限制走入海外市场,是未来智能穿戴产品应当面对的考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