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注内容社区后,音频行业会是下一个幸运儿吗?( 二 )

目前市场存量的内容平台,除了巨头扶植的视频领域,就剩下音频和漫画两大领域了,如果从人群价值和用户覆盖广度来看,巨头加码内容社区似乎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标的。

一、从知识付费到付费会员,音频行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16年由得到扛起的知识付费大旗获得了一批拥趸,也带来了荔枝微课、朋友圈分销割韭菜、音频付费课程平台如网易云课堂的崛起;与此同时喜马拉雅、蜻蜓FM付费内容逐渐被接受。

然而从售卖焦虑的手段、课程的准确性、付费后的打开率、复购率等关键指标上,知识付费乃至罗振宇本人都遭遇了全面的质疑。

对于以付费内容为核心壁垒和载体的音频行业来说,在知识付费上天然不具有信任背书的具有优势,在留存率上本身也是具备天然的劣势。

我们能明显看到行业区隔,得到和36kr等平台主打高端的知识技能,而喜马拉雅蜻蜓FM等音频平台则主打泛娱乐、历史人文等非技能类内容。

知识付费有五个大坑,绕过去才能实现知识付费的良性发展,一是专业度,二是购买动机,三是打开率,四是复购率;五是有效性。只要在任何一个坑里出不去,都会被相当一部分用户质疑,并引发舆论的危机,甚至整个信任基本面的崩盘,而知识付费的基础就是信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