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注内容社区后,音频行业会是下一个幸运儿吗?( 三 )

罗振宇个人就是在专业度和有效性上被质疑导致了倒罗运动,即使是得到里面的高端课程在打开率和复购率上也屡屡被质疑。更重要的是知识付费的天花板较低,得到APP在2017年前所有的收入预计是1亿元,但做泛内容付费的喜马拉雅,仅在当年(2017年)的123知识节的3天时间内就斩获了近2亿的收入,超过了得到几年的营收。

知识付费注定是小众细分市场,得到前2年仅仅拓展了30余款产品,即使经历2019年上半年的疯狂扩张,现在也不过144款高质量内容;36kr的开氪上线2年半也仅仅只有34款产品;网易云课堂等技能学习课程可以高达近千款。

知识付费为保证质量必然需要庞大的运营从课程创意阶段即开始介入,得到的课程甚至需要提前1年和开课者进行沟通,高度介入的高运营模式保证了课程的专业性,但也限制了知识付费行业的扩展。

当知识付费走入死胡同时,爱奇艺腾讯从Netflix习得的付费会员模式反而让音频行业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那就是付费会员。

付费会员恰恰是音频平台的优势,对于平台来说,已经生成了庞大的内容产品,内容消费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与其在知识付费被用户习惯阻碍,反而不如以庞大的内容为基础,用一次付费会员来打消用户的预订疑虑,爱奇艺上亿的付费会员数证明付费会员道路是完全可行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