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氪金游戏”长啥样?( 七 )

不过,条码游戏的玩法还是继承了下来。在 1997 年的 PS 游戏《怪兽农场》中,Tecmo 开发了一套“CD 读取”系统,可以通过载入不同的光盘产生随机数,从而定义怪物的属性、品种和特性。从 PS2 上的《怪兽农场3》开始,DVD 类型的介质也被纳入其中。

针对这一系统,开发团队精心设计了很多小彩蛋。如果在玩《怪兽农场4》时读取《哈利波特与密室》的 DVD,那么便会获得一只造型独特的猫头鹰。插入圣诞音乐专辑的结果,是出现一个“圣诞老人”怪物。放入《死或生》的光盘,则会看到一个名为“霞”的小精灵。

自千禧年伊始,日本街机厅开始引入“街机卡牌游戏”,它们显然受到了条码游戏的启发。坐在机器上轻轻一扫,那些属于你的特殊角色和道具便会出现在屏幕上,球星、赛车、机甲,应有尽有。此时半吊子的条形码早已被取代,变成了卡片上的专属编号,相较之下少了一些随机探索的乐趣。

但街机卡牌游戏的玩法却有很多突破。世嘉旗下的《三国志大战》便是直接把卡片扔到机台上,以此作为控制媒介。玩家可以根据 Cost 的限制选择多张卡片上阵,武将和军队的移动,和物理意义上的卡片位置一一对应,用手盖住卡片还能激活特殊能力,相当有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