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平:资本市场的“海洋规则”( 二 )

回顾过往的五年,创业者与投资人大梦一场又回到了原点。资本的狂热与非理性加速了泡沫快速膨胀的同时,也加速了独角兽走向神坛的步伐。但当狂热不再,来临的便是泡沫的快速破裂与已被封神的独角兽瞬间跌落神坛。若无资本的狂热催化,ofo难在3年时间内完成12轮融资后,出现经营危机,几十亿美金付之东流;若无资本的狂热催化,乐视无法七年融资729亿、投资1500亿,造出如梦幻一般的生态世界幻境后,便让参与其中的投资人共同为之“窒息”。若无资本的狂热催化,2018年进入资本寒冬期,中国新经济独角兽们,在一级市场无法再维持高估值持续融资后,便掀起一波轰轰烈烈的流血海外上市潮,33家赴美、赴港上市,90%以上出现破发,甚至一半以上是在上市当天便破发。

创业与投资本不应该是非理性的抉择,而正是因为近几年资本的狂热及众多一夜暴富的神话吸引了更多人与资金涌入这个市场。一方更多为快速实现融资,抬升估值,编写着“为梦想窒息”的企业成长故事,而另一方更多是用尽千方百计只为拿到处于风口上独角兽的份额,丧失了独立理性的判断能力,以为深处局中,但不知局中有局。

现今,其实并非资本寒冬,而是回归本源,“万物重返海洋”。作为万物的起源之地,海洋之中,尤其深海之中,没有阳光,温度接近冰点,岩石海床上没有植物,与2019年股权市场环境极度相似。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中,确仍有众多长久存在、古老并罕见的生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这些生物早已适应了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及激烈的内部竞争环境,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坚守着自己的生存之道,虽无法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的进化,但每一步的成长都更为扎实。重返海洋之中,只有认清海洋中的生存之道—“海洋规则”、不再浮躁、保持理性才可以长期生存并发展于其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