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一直联系不到外星生命?它们存在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九 )

1974年 , 天文学家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有意地发送了一串210字节的信息 , 希望能够向一个在球状星团M13中的文明传达信号 。 这条信息包含了人类的基本资料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 例关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DNA的化学结构 。 但这种主动的手段一直以来都比较少用 。 天文学家主要还是有赖于被动的通信——聆听外星文明传输的信息 。

射电望远镜是我们聆听信息的一种工具 , 因为它的设计就是为了探测光学望远镜所不能看到的波长更长的信息 。 射电天文学的研究方式 , 就是用一架巨大的碟状射电望远镜指向某附近类似太阳的恒星 , 微波调频为其电磁波谱的波段 。

理想状况下 , 微波频率带是在1000MHz到3000MHz之间 , 因为在这个范围内更加不容易受到杂音的干扰 。 射电望远镜还有一个发射线 , 即1420MHz , 在天文学家们的耳中就好像一种横跨星系的连续不断的嘶声 。 这条窄线就相当于在中性氢中发生的能量转换 。 氢作为宇宙中一种原始的元素 , 理应是被星系间的所有文明知晓的 , 这也是选它作为最合适标志的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