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之后,格力还能造什么?( 五 )

2016年8月,董明珠又提出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及募集100亿配套资金的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否决后,她个人投资9.37亿元入股银隆,占股17.46%,还拉来万达、京东等共同出资,声势浩大。结果,银隆负面消息不断:“大面积停工”“资金枯竭”“大量裁员”“供应商上门讨债”,最终董明珠与银隆创始人魏银仓彻底翻脸、对簿公堂。

继隆陷入纷争后,近期董明珠再度涉足汽车领域,促成格力集团与威马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家居与出行两大高频生活场景进行合作。据相关人士透露,格力还与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合作,合作模式也基本与威马类似。

回头看董明珠想要引领格力涉足的这些跨界领域,想要做好,都需要牵扯到集团大量的精力、财力,投资回报周期长,并且彼此也相关性较低,难以有效形成相互支持的产业体系。格力电器的多元化努力屡屡受挫,庆幸的是,这并没有对格力造成本质伤害。从2012年至2018年,这6年间,公司营业额从99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净利润从73.8亿元增长至224亿元。

家电品类多元化,或深入产业上游芯片制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