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的美国困境,是富士康、金龙等”全球工厂”的缩影吗?( 四 )

福耀卡卢加工厂是一个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当地政府提供了低成本的土地使用费用,在税收上进行了减免,保证了工厂建设和开工所需要的“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在工资问题上,我在交流中了解到,卡卢加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大约为3万卢布(按照当时汇率约为3300元人民币)。不过,按照法律规定,工人每年有28天带薪休假,以及15天的带薪病假。这一福利显然抬升了人力成本。

福耀的代顿工厂与卡卢加工厂基本相似,也享受着税收减免,土地供应(主要是利用了通用的废弃工厂)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曹德旺曾公开表示,到2017年福耀代顿工厂至少获得当地政府超过4000万美元的补贴,而生产玻璃所需要消耗的燃料(天然气)和工业用电价格分别相当于中国价格的1/5和一半左右。曹德旺称,人力支出是最大的成本。但如上文所述,福耀给的工资并不算低。按照当地相关法律,每个工人在干满一年后还会有10天带薪休假。

福耀显然在接近市场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做出了综合平衡。

福耀的美国困境,是富士康、金龙等”全球工厂”的缩影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