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钉钉:我不是“工具包”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钉钉:我不是“工具包”

原创<br> 钉钉:我不是“工具包”

作者|王长胜

出品|科技观察

8月27日,阿里巴巴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宣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钉钉用户数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实现这个成绩,钉钉只花了4年半的时间。在这4年多时间里,钉钉实现了从1.0到4.0的升级,功能也从最简单的“在线沟通”扩展至软硬件一体、内外部协同。

原创<br> 钉钉:我不是“工具包”

简单回顾一下:2014年12月,钉钉1.0版本正式发布,那时主要功能还只是“在线沟通”,而且局限于本团队的内部沟通,具体功能包括免费电话、企业群消息、DING消息提醒等。2015年5月,发布2.0版本,提出“在线协同”的概念,推出共享云盘、企业邮件、工作流程、审批管理等功能,算是一个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办公基本需求的“移动OA”。2016年6月,发布3.0版本,扩展到了“内外协同”,新增外部联系人添加、对外服务窗、企业间协同等功能。2017年11月,4.0版本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化,推出平台适配的智能办公硬件品牌“钉钉智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