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用建筑“焕新”城市( 三 )

张利: 我只能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很难说单纯地拿出一个城市区域来,然后说这个地方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应该没有什么样的功能。

但是我想有一个大概的原则,凡是维持区域乃至局部健康发展的,都可以存在;凡是仅仅是为了在这个地方产生财富,并且随即把产生的财富转移到别处的功能,就是不必要的。

界面楼市: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当中,我们看到了有很多新的产业正在逐步的确立起来。您觉得这些产业对于城市发展,或者说从建筑设计上,可以用什么样的建筑来包容这些产业?

张利:这其实在文明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停被讨论的问题。西赛罗的话经常被引用,大意是第一代罗马人打仗,是为了第二代人能够开展农业和编织,以为了第三代人研究数学、哲学、音乐和艺术。也就是说,随着文明的发展,或者说一个城市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急剧产生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可以使更多的精力用于文化艺术,用于思想性的东西。

我想从建筑上来讲,不是去光怪陆离、去表现所谓的几何或者造型的创造性,应该还是回到刚才说的人性化的空间,给艺术家,给创作者们以最好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最自由的去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