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开业排长龙,但仓储式超市在中国真的过得好吗?( 七 )

“电商和全渠道模式的便捷令中国消费者倾向于频繁地、小批量地购物。”奥纬咨询副董事合伙人杨大坤认为,面对被电商平台“教育”和“宠爱”了十年的中国消费者,国外的会员仓储式超市品牌需要通过经营模式创新与调整来确保持续发展。

而且近两年,少子化小家庭的人口结构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使得小包装和便利店成为热点,这对于出售大包装商品的仓储式超市来说,更进一步分流了消费者。

要想在中国市场活得好,未必要“讨好”所有消费者

“上海有2000多万人,符合Costco目标人群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放在国外也是很大的一个消费人群。”虞坚认为,这一人群有比较固定的消费需求,能满足好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足够。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叶俊楠则认为,外国超市品牌在中国应考虑走“高端进口商品”的定位,“关键问题是,超市品牌是否能够提供足够多的进口商品品类,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并让中国消费者觉得这些高端商品物有所值。”

但对于批量式出售商品、以低价、SKU精简为特色的会员制仓储超市来说,如何根据本土消费者需求挑选产品组合,通过本土化的供应链网络保持低价优势也很重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