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在黑暗里过着光明的日子( 二 )

从光明走向黑暗的10年里,刘芳最初的感觉是命运被撕碎了,“整个人都快崩溃了”。8个月大的孩子嗷嗷待哺,班上的学生每天等着她走上讲台。她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人80%以上的信息来自眼睛,“如果渐渐失明,我不就要被世界遮蔽了吗?”

贵阳市白云三中的语文教师毛艳红记得,那段时间,刘芳时常坐在办公桌前,盯着桌子一动不动,有时突然嚎啕大哭,“但一走出办公室,她就会面带微笑”。

一段时间的忧郁后,刘芳开始转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她听说,失明的人15年以后就对色彩没有概念了,为了留住生活的美好,她开始跟学校的美术老师学习素描和水彩。

她还学习了豫剧和舞蹈,学校文艺表演时,学生们的相声、双簧等语言类节目都由她编排。她感觉生活和工作又重新回到积极、阳光的轨道上,心中的阴霾也渐渐散开。

“感谢那段经历,让我至今还记着这个世界的色彩。”刘芳说,有了色彩,世界好像还在眼前。

校长何代黔建议刘芳考虑办理病退安心休养,刘芳回答说,眼睛瞎了,可心是亮的,“我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成绩,不会拖后腿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