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在黑暗里过着光明的日子( 三 )

带着心中的阳光,刘芳下苦功夫将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背熟,再将知识点、考点、难点逐一梳理,长篇的文言文也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她让学生课上朗读,然后师生一起来点评。对一位渐渐失明的人来说,这是对听力、记忆力的巨大考验,具体到刘芳身上,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备课。虽费工夫,但学生们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中得到了更多启发,每每讲到关键之处,刘芳都觉得耳边出奇的安静,“真是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声音”。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通过成绩得到了证明,她教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还出了两个中考语文单科状元。

家人、学生、同事都成了刘芳生命的支点。儿子不断鼓励她追求美好的生活;学生们有学习生活的困难就会想到找她倾诉;同事们陪着她每天上下班,周末逛街,假期郊游。

刘芳把“微笑着面对现实的残酷”这句话也写进了自己小说的序言中,在她看来,病痛夺取的只是光感,并没有带走光明。

她在一点一点把被撕碎的命运拼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