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三年蒸发700亿,创始人身家缩水50%,陷入转型瓶颈的华谊传承计划也受到影响( 四 )

2013年,华谊兄弟7部影片的票房达31.2亿;2016年,光线传媒的电影数量超过华谊兄弟3部,票房高出30亿,第三度登顶年度民营电影公司票房冠军。2018年,华谊兄弟仅有《芳华》和《前任3》两部电影撑起票房,加上之前突然撤档的《八佰》,本是争夺票房优质时段的暑期,相较于光线传媒等其他同业,华谊兄弟排片寥寥。

“革自己命”的第二个后果,是全娱乐产业烧钱太快。例如2015年华谊兄弟分别以7.56亿元和10.5亿元收购浩瀚影视及东阳美拉,并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然而华谊兄弟2016年年报显示,后两者与规定业绩的净利润差距分别超过200万和4000余万元。

而最烧钱的则是在互娱和实景娱乐上的投资。其中,华谊对手游企业掌趣科技、银汉科技、英雄互娱等项目的投入超过27亿,对标迪士尼等全球娱乐公司的实景娱乐项目——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的耗资则达35亿,而同类项目在全国的布局接近20个,烧钱程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从华谊2018年财报来看,包括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板块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42.15%,投产比严重失衡。

此外,行业监管收紧下的洗牌效应也在显现。2018年以来,在严控内容监管口径的基础之上,监管方对上游要素及下游渠道运行的规范性均进行了大力整治,影视行业进入调整期。这一背景下,昔日的大IP吸金模式破灭,热钱也在退出。Wind数据显示,2015年电影娱乐行业投资金额为130.91亿,2018年达到537.77亿,而今年上半年则不到3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