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横滨湾大桥的地震响应( 七 )

图4 实测数据与分析结果频率变化的比较

建立全局模型

为再现2011年日本东部大地震下的反应 , 建立了横滨湾大桥的杆系模型 , 并用于改造设计 。 桁架构件采用梁单元建模 , 缆索采用只受拉的桁架单元模拟 。 根据两车道的桥面车辆横向布置 , 对桥面板进行建模 。 桥墩与主塔为刚性连接 。 采用线性梁单元对主塔、桥墩、加劲梁进行建模 , 对主塔的其余部分采用非线性梁单元进行建模 , 非线性用M-曲线表示 。 塔身和桥墩的基础用土弹簧单元模拟 。 同时考虑了防撞结构和限位器的质量 。 根据设计图纸 , 还采用桁架单元对防拱索进行了建模 。 为了再现风靴与风舌之间的撞击 , 引入了弹簧单元 。 杆系模型的分析使用了由Matlab开发的ISAS软件 。

图5 全桥模型

抗震分析

对杆系模型进行特征值分析 , 并将得到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 与测量数据识别出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比较 。 从表1的结果上看 , 由杆系模型特征值分析得到的振动模态、第一阶横向模态、第二阶纵向模态的固有频率 , 都在测量数据识别出的频率变化范围内 。 为了研究振型的精度 , 需要计算模态保证准则(MAC)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