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区域发展新思路: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人口承载力( 四 )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上。大量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被分配给了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远离大港口,远离交通基础设施线,甚至有些山区里的地方也得到了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而由于缺乏发展制造业和发展城市的比较优势,不少新建的新城和工业园出现了闲置。

“这种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他对采访人员表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流动的方式本应该是向着回报比较高的地区流动,这样才能产生比较高的经济增长效应。然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当中,建设用地的指标受到了严格的管制,因此导致了区域之间土地资源的错配。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也曾指出,长期以来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土地供给向三四线城市倾斜,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明显背离。由此形成了人地分离、土地供需错配,这是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过高、三四线库存过高的根源。

本次会议上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而近期,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通过表决,更破除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由此看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及其周边有望获得更多的建设用地的指标和发展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