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王宇:历史正在转弯处,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 四 )

主要原因:一是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一些国家长期实施不可持续的宏观政策,非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不仅造成经济隐患,而且造成风险积累。二是危机后一些国家的经济不平等和市场不公平的情况有所加剧。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四是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比如英国可能硬退欧和意大利政府解散等,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安情绪,全球长期债券利率大幅下滑至危机后低点。

第二、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危机冲击,全球货币政策快速趋同。各国中央银行相继采取了扩张或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实施各种非常规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恢复。危机后,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复苏情况存在差异,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向开始分化。

关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一方面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通过持续加息实行货币政策紧缩;另一方面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通过不断降息实行货币政策扩张,并且在“量化宽松”政策基础上,相继推出了“负利率”政策。关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分化。今年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入降息通道,实行货币政策扩张;一些发展中国家继续加息,保持货币紧缩态势。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降息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利率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