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瑞幸咖啡的小鹿茶“运营合伙人”,有戏么?( 二 )

那么,曾声明100%直营、不接受任何形式加盟的瑞幸咖啡,此时抛出这个业务“举动”意味着什么?怎么看?有没有戏?

我们有三个观点。其一,连锁品牌“加盟”或“合伙”并不意外,咖啡巨头星巴克也是这么搞的。

远的不说,在行业内,瑞幸咖啡从一创立起就与之“较劲”的星巴克其实才是特许经营制度的高手。

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星巴克的特许经营业务形式包括业务联盟、国际零售店许可、直销合资等。比如,合资就是星巴克早年进军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北京美大、台湾统一集团、香港美心分别代理星巴克在华北(京津地区)、华东和华南的业务。

星巴克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中国市场的谨慎,同时,也受到当时市场政策限制。2005年,中国特许经营领域全面向外资开放后,星巴克陆续提高了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并将特许经营权收回。

特许经营门店带给星巴克的收入主要来自商品和设备出售,以及特许权使用费等。2019年第二季报星巴克的财报显示,其特许经营门店收入为7.25亿美元,同比增长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