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热播:是“美国梦”的破碎还是全球中产的挽歌?( 五 )

《美国工厂》热播:是“美国梦”的破碎还是全球中产的挽歌?

《乡下人的悲歌》

[美]J.D. 万斯 著 刘晓同、庄逸抒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然而事情到1970年代出现了变化。在战争余烬中站起来的欧洲和亚洲重新开始生产出口商品,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1977年,美国进出口商品逆差创下292亿美元的新纪录,标志着美国开始从一个债权国变成一个债务国。与此同时,很多美国大公司开始利润下滑。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新经济”从1970年代开始出现。和“旧经济”强调劳资共赢相比,“新经济”更强调节省劳动力,美国公司开始扩大对外投资、兼并、与外国公司联营,并通过关闭工厂和裁减国内劳动力实现外包和离岸生产更廉价的产品。

美国国内经济开始与全球经济深刻绑定,促进这一变化的,是一套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是,不受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能够为所有人提供最有效经济生产和带来繁荣的唯一制度。虽然短期来看,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可能会导致失业和工作环境变差,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保证所有人的自由和繁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