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场景化和商业化,深兰科技、拼多多、小红书这一众上海独角兽如何做的?( 三 )

不仅仅熊猫公交,在智能环境领域的环卫车、洗地机等硬件产品,以及智能城市的布局,深兰科技找到了人工智能场景化和商业化的独特路径。

8月31日当天,深兰科技与江苏高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1000台熊猫智能洗地机、100台AI智能扫路机的采购订单,定金高达1000万元,这批订单涉及的产品将在机场,高铁,奥体中心,三甲医院等300多家政府服务窗口得到广泛应用。

深兰国开基因研究院还宣布启动了首批10万人基因检测服务。另外,深兰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致力于视觉语义推理研究和自主定位导航技术的开发。

上海的人工智能,已经走向海外市场。

AI赋能行业,而非颠覆

“人工智能一定是赋能性技术,对各个行业进行赋能,而不是颠覆性技术。”深兰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海波说。

据陈海波介绍,深兰科技在中国济南、成都等4个地方建立了硬件基地。基础研究和智能制造代表的软硬件都要发力,成为这家上海人工智能公司的重要商业壁垒之一。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兰科技自2017年成立,先后获得清华x-lab、云锋基金、华映资本、中金公司、绿地控股等投资,不过陈海波作为公司创始人仍持有公司超过50%的股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