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史上首例!未名医药折价购买自己发的债券,实现负成本融资( 四 )

2、“负成本融资”

那么,这笔投资对于未名医药而言,是赚还是亏呢?

根据交易信息,未名医药是以低于面值的价格买入这部分债券。截至该公告发布前,“17未名债”2019年以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为75.23元,8月以来的收盘价平均值则为80.67元;公告发布后,市价有所上涨,8月30日收报90元。估值方面,上清所给的估值是96.74元。公司买入的价格低于面值,甚至低于最近的市场价及估值水平。可见,未名医药是做了一笔划算的买卖。

债券史上首例!未名医药折价购买自己发的债券,实现负成本融资

之所以说这笔买卖“划算”,是因为这笔接近亿元级别的债券,相当于公司实现了一笔“负成本”融资,这在这些年民营上市公司遭遇融资收紧的大背景下,堪称罕见。

“17未名债“期限为5年,自2017年9月25日至2022年9月25日,债券票面利率为6.7%。80每张的价格,显然较公司最新收盘价格而言折价幅度较大。相比于债券100元的面值而言,即便扣除两年6.7%的票面利率成本,上市公司方面除了“白”用了这笔钱之外,而且还省下了一定比例的利息成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