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史上首例!未名医药折价购买自己发的债券,实现负成本融资( 六 )

3、市场三大疑问

虽然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认为这是一笔多赢的交易,但是伴随着本次交易的快速落地,仍然有部分市场疑问随之而起。e公司采访人员根据业内人士的观点梳理,发现这些疑问大致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直接影响债券价格波动。“17未名债”共发行800万张,公司拟回购100万张,回购价80元。结合买盘规模和价格底线,公司介入会直接影响未来价格区间。

其次,会否引起更多主体效仿。有固收人士担心,会否有的发行人会先释放利空打压自己的债券,再低价收购,如此将存在恶意逃废债的嫌疑。

再次,关于发行人偿债能力、融资可论证性等问题:如果企业有钱回购,为什么不等最终到期兑付呢?进一步讲,如果企业有钱回购,当初为什么又发行了如此大规模的债券进行融资呢?

在A股市场中,既有闲置资金却又发债融资的案例,并非出现在未名医药一家A股公司身上。

Wind数据显示,今年便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成功踏上这个“平衡木“。有固收人士也对采访人员表示,“从认购理财金额和债券发行规模对比来看,能够覆盖今年发行的债券规模,意味着这些公司闲置资金较充裕,后期债券兑付或也较轻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