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十年,红人经济初长成(11)

微博十年,红人经济初长成

娱乐、搞笑、旅游、财经等领域高居头部,并不令人意外。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月阅读量也超过100亿,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这背后体现出微博在运营资源上的投入。

对运营人员来说,他们的KPI包括发博量、阅读量、粉丝数、活跃度等多项指标,这就要求其在产品、流量、策略上进行针对性扶持,确保每一个领域的意见领袖最大程度上留在微博并保持活跃。

实际上,尽管微博自身的流量红利也趋于饱和,但近两年仍然有不少新锐的红人出现。比如以另类追星方式走红的@李雪琴、以旅游VLOG走红的@史里芬Schlieffen。

将更多流量给到网络红人,并非微博独家的策略。腾讯、今日头条、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对不同类型的网络红人也都有相应的扶持策略。

但微博作为最早开始探索红人变现模式的平台,其体系的完整性却是独一无二的。也正因为如此,微博才能成为网红经济的“发动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