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十年,红人经济初长成( 八 )

这一年,微博又推出付费订阅、打赏等功能,让中小v可以直接从粉丝那里获得收入。

和大多数平台对内容作者提供广告分成或补贴不同,微博并没有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内容作者的收入中,电商是最主要的部分,其他分别是广告代言和粉丝内容付费。

2016年,微博提出要“赋能”内容作者,并勾勒出“内容—粉丝—用户—变现”的闭环。

尽管和其他内容平台的广告分成、短视频平台直接“带货”相比,这个链条相对比较长,但对内容作者而言,建立在粉丝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却更稳固。

这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内容作者为什么分布于众多平台,但他们却都会把微博作为重要的运营平台。

快手上火热的“无用发明家”手工耿,真正让他全网火爆的却是微博;西瓜视频的“宽油大厨”王刚,让他备受粉丝追捧依然是微博运营之后;流转于各视频网站的车评人“38号”,主要粉丝以及事件讨论平台依然保持在微博;“口红带货大亨”李佳琦淘宝直播场场爆满,微博依然是“宠粉”重地……各行各业的红人,都遵循着这一规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