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梦空间“一键换脸”隐忧:脸如DNA,请慎用( 三 )

ZAO梦空间“一键换脸”隐忧:脸如DNA,请慎用

由于生物特征数据具有唯一性,生物特征一旦被非法窃取利用,基于此特征的身份认证系统均可被轻易绕过,从而导致大规模隐私泄露,产生系统性风险。专家建议,在生物识别中,要避免过度采集和存储人脸、指纹这些完全暴露于外的生物特征,而虹膜、指静脉等隐性的生物特征则相对较为安全。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身份和访问管理企业Integral Partners信息安全部门主任麦克格雷(Kayne McGladrey)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加入监测额外的生物识别特征数据,如心率、体温,可以进一步改良现有的解锁方式。例如,早在1964年心脏科专家已经发现每个人的心率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考虑利用PQRST波形心电图特征解锁设备。但是目前,这还需要用户佩戴额外的穿戴设备才能得以实现。”

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已经非常领先,面部识别的准确率也可谓接近百分之百,但也有一些企业正在绕开人脸识别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