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梦空间“一键换脸”隐忧:脸如DNA,请慎用( 四 )

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就采用了独特的“手脉”生物识别技术,对个人身份进行验证。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根据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近红外线光的特质,这种手脉识别技术能将获取到的手脉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并使用复杂的算法从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从而达到验证身份的目的。该技术已经在一些智能汽车和智慧楼宇中开始使用。

深兰科技创始人、CEO陈海波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自己最早在澳大利亚创业时,也曾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但在采集人脸图像时受到很大的阻碍,于是便萌生了开发手脉识别技术的想法。

亚马逊曾误认议员为罪犯

人脸识别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开始面临更加严厉的监管。今年早些时候,微软CEO 萨提亚·纳德拉就曾警告要防止人脸识别助长市场的恶性竞争。

美国独立研究人员斯蒂芬妮·黑尔(Stephanie Hare)表示,人脸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物特征,它的收集应该像DNA那样被严肃地对待。

美国政界对人脸识别的态度也趋于保守。今年7月,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市议会通过了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面部识别软件的投票,成为继旧金山之后全美第二个禁止面部识别技术的城市。新政策生效后,该市各机构、分局或下属部门,均不得在公共场所使用面部识别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