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身边的大国工匠】沙漠绿洲中的“半生缘”( 四 )

目前,这一治沙造林模式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展治沙队伍 跨省区防治风沙

为了保证治沙造林的质量,唐希明始终坚持在一线探索、指导,每天要在沙漠中行走10公里。一早出门就是一天,回家后头发、衣服里全是沙土。家人开始不理解,直到一次,唐希明带着他们到治沙现场,家人亲眼看到远处一片片沙丘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被绿色覆盖,感动不已。

2013年开始,唐希明组织发展起了一支治沙队伍,现场传授指导扎方格、植树造林的技术要求。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到如今的300余人,不但治沙队伍不断扩大,不少人还通过治沙实现了脱贫脱困。

“他们中大多数是附近村庄的农民,亲身经历过风沙危害。”唐希明说。多年治沙,不但他们的村庄、庄稼受到保护,家乡环境变好,这些人也有了一技之长,收入大幅增加。除了在中卫市和宁夏范围内,唐希明还引导他们到甘肃、青海、内蒙古等沙漠地区治沙。

今年,唐希明带领这支治沙队伍提前1年完成了2013年~2020年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6年间治沙面积42万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