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戈壁滩的绿色蝶变( 三 )

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点观测研究站,县自然资源局林政办主任王建宏介绍:“这就是沙泉湾,它既是国家级观测站,又是盐池生态变迁的‘微缩公园’。你们看,远处那个裸露的沙丘是我们特意留下的标本,这片荒漠10年前就是那样荒凉。”而在近处,采访人员顺着坡势往下看,樟子松绿化带、云杉木混交带以及沙柳、柠条、花棒、扬紫等生态植被依次排开。

草青青,花满地,绿满坡。如今,盐池的生态环境已从“最愁”的沙窝窝变成“最亮”的风景线。截至2018年底,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71%,草原产草量由10年前的每亩48千克提高到147千克,全年扬沙天气仅七八天。

羊产业提质增效

“脱贫靠产业。”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说。

盐池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色,孕育了“盐池滩羊”这一稀缺的地方绵羊品种。盐池县农牧局局长曹军说,尽管盐池养羊已有几百年历史,可是不成规模、没有品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盐池县集中在3个方面发力,大力发展滩羊产业。

产融结合。通过中民投牵头,政府参与引导,建立中民融盐担保公司,实施精准放贷,先后为全县8146户建档贫困户发放各类贷款5.4亿元;标准化养殖。近3年整合相关项目资金近2.5亿元,累计建成标准棚圈3.3万座,组建滩羊基础母羊核心群32万只,滩羊种公羊1万只,培育标准化滩羊养殖场40个;规模发展。截至2018年,全县羊饲养量317万只,其中滩羊年出栏量180万只,建成规模养殖园区326个,3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近3000户,滩羊主体呈现“企业+规模养殖园区(场)+养殖户”的结构,规模养殖比例近6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