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北则为枳——“零售之神”Costco在中国能成功么?( 五 )

1、我怎么才能少赚一些?

普通超市的利润来源于进货和零售之间的差价 , 说的简单点就是“大宗采购 , 分散零售赚钱差价” 。 比如在沃尔玛卖9.9元一包的瓜子 , 沃尔玛通过他的全球渠道进行大宗采购 , 成本可能在6块钱以下 。 产品从商品从供应商出货到摆到沃尔玛的货架上 , 中间要产生运输 , 仓储 , 人工 , 店铺租金等等的费用 , 最后在打上利润就成了最后的价格 。

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零售企业 , 从沃尔玛、家乐福到火遍东南亚的711便利店 。 他们无不在追求毛利率的最大化 。

可Costco不这么想 , 它整天想的是“我怎么才能少赚一些” 。 今年毛利率10% , 那明年能不能做到9.5% , 后年最好可以做到9% 。 在能保证运营成本持平的情况下 , 毛利率越低越好 。 在Costco里有个不成文的14%上线——即任何商品定价后的毛利率不能超过14% , 大部分商品的毛利率仅为10%-11%左右 。 而对比国内同行永辉的综合毛利率为22.15% , 高鑫零售为24.79% 。

2019年前三财季的数据显示 , Costco会员费收入23.02亿美元 , 净利润为25.62亿美元 。 也就是说 , Costco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会员费 。 去掉运营成本 , Costco靠卖商品获得利润几乎为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