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Aldi:没有Costco疯狂,却有定制化零售的狡猾与韧劲( 七 )

这次探店,遇到几位专程从成都赶来考察Aldi与Costco的零售业内人士。对方认为,Aldi这套玩法中国人难学,难在专业度上,内地零售普遍停留在你卖一块我卖八毛、你在实体店卖我搬到网上卖的阶段,但Aldi是高度定制化的,有价值链的,不是一个渠道商。他觉得Aldi与Costco至少能在上海获得成功,国内市场的消费力不容低估。

我认可他的一些观点,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堆外资传统零售在中国折戟、在海外市场不景气时,Aldi与Costco却能逆势闯进来,本质上说它们不是卖货的,它们是通过自主化选品来教育消费者的,同时也要接受消费者的反教育。

探店Aldi:没有Costco疯狂,却有定制化零售的狡猾与韧劲

海德堡Aldi的树莓,整体感觉静安店的内设比海德堡店更精致

很多国内外公司喜欢标榜以用户(客户)为中心,但有时候更多是一种公关辞令,当用户被抽象为一个整体时,他们就没那么在意个体了。但恰恰是一个个差异化的个体需求构成了用户诉求,公司管理者如果能站在“如果我是这个消费者会怎样”的角度想问题,何尝不会俘获用户的心?西方行销学讲究一个词叫消费者旅程(customer journey),是关于消费者从发现某商品到最终建立信任感与忠诚度的理论,值得重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