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称这条高铁2023年开通 背后是中国铁路外交突破( 四 )

和新马高铁在缩减预算、减少站点后复活一样,这些样本可以积累成“泛亚铁路”建设谈判的宝贵经验。这比开通日期确定更重要。

需求决定了“泛亚铁路”的前景

一些人把“泛亚铁路”的进展与地缘政治挂钩来看,希望从中找到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依据。实际上,关于“泛亚铁路”各相关国家的分歧,基本不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预期上。

比如,修铁路先期成本多高,铁路沿线是否能够建成经济走廊,开发经济走廊应该采取什么合作方式等。相关国家中,作为“泛亚铁路”终点的新加坡疑虑更多一些。因为陆路交通线的贯通可能对新加坡港口的利益造成冲击。

虽然从目前看,贯通中国与东南亚的铁路线建设,在各个线段都有些磕磕碰碰,但长远看,需求决定了“泛亚铁路”的前景还是光明的。

一方面是硬件需求大。东南亚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以外,其他各国之间基本没有跨境铁路,这严重影响了东盟内部的经济合作效益。为了RCEP的前景,硬件也需要改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