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渠道仍在收紧!8月份40家房企融资大跌六成( 六 )

在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奇霖看来,房企有两个应对办法,第一个是减少拿地,控制扩张规模;第二个是加快周转,但在居民购房意愿下滑的当下,要加快周转,可能更需要房企让利,降价促销。

不过,李奇霖同时指出,短期来看,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流,但一来这些内生现金流可能要更多用于还债(再融资已经受限),二来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加快周转,会强化房价下跌的预期,不利于后续销售回款。而减少拿地的行为,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与房地产新开工会产生明显冲击。

李奇霖提醒房企,后续要规避两类风险。一是货币资金与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之比较低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规模小,对外部融资过于依赖,信用风险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同时又积极拿地的风险,房地产销售是下行的趋势,后续回款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外部融资又偏紧,房企的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

因此,在应对策略上,李奇霖建议房企,首先应注意控制扩张速度,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行业分化加大在所难免,未来可寻找互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收紧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