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终局之战”( 七 )

为了最快速度的扩张,每家共享充电宝企业都急于招兵买马。有业内人说,他在刚加入某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时,公司只有80人,此后的每一天几乎人数都在增多,一个月后,人数增至200人,再过一两个月,已经达到500多人。最初的地推人员当中,每10个人,就有四五个来自之前的团购大军。

经历了百团大战,市场已经形成了规定的路数:免费的商家入驻成本和高昂的进场费。

唐永波公开对媒体说,“小电扩张最快的时期,一个月铺了7~10万台左右的设备,一口气开20个城市”。那么铺设一个地方的成本是多少?曾有媒体报道,某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为了挤走已经占位的对标企业,入驻费高达18万元。甚至要入驻连锁酒吧、或者大型集团等热门场景,进场费已夸张到高达八位数。其中在每个一线城市,大约有不到10个进场费为五六位数的点位,剩下的大部分是给商家分成或者不分成。核算下来,有些商家能赚到90%的分成,其余的设备成本、运维成本都是企业出,共享充电宝企业难以赚钱。

共享充电宝“终局之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