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中台:成为数字时代的“哈佛商学院”( 七 )

当时阿里的市值在100亿美金左右 , 淘宝经过急剧扩张之后 , 集团内部对于下一步往哪走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 另一个重要的会议背景是 , 管理层对于支付宝到底应该是淘宝的一个职能 , 还是应该独立出来向外发展也有争议 。

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交锋辩驳 。 曾鸣在《智能商业》一书中回忆 , 「大家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吵得不可开交」 。 终于 , 封闭讨论进行到第三天时 , 管理层对一个十年战略达成共识——「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

想要建成这个商业生态系统 , 核心就是要将整个公司的数据彻底打通 , 建设好最底层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 , 这一项目在当时被命名为「奔月计划」 。 是的 , 这一计划就是阿里入局云计算的开端 。

宁波会议业务架构图

上面这张图所体现出的 , 正是阿里巴巴对商业和技术的战略思考 。 2015年「中台」概念的提出 , 实际上早在2007年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 宁波会议后 , 阿里组建了「共享业务事业部」 , 并通过数年的演进、调整 , 真正成为了淘宝、天猫与1688的支撑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