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糖保保洞见平安的“健康中国”布局( 四 )

价值回归,保险姓保——这是一次监管下的自上而下的变革,也是一次行业自下而上的价值回归。

一方面,保监会发布的“134号文件”,促使保险行业回归本源,让“保险姓保”;另一方面,随着理财通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保险内生的保障价值亟需回归。

在丁当看来,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7%、9%的保费GDP占比相比,我国的水平为4.6%,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国文化对风险厌恶程度高,对生命较为看重,保险有着巨大的内生空间。

两三年的调整后,保险业正由“补偿式”高速发展向“回归保障”式的高质量增长转变。以平安为例,连续15年登陆世界500强,今年上半年实现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业利润484.33亿元,同比增长36.1%,其中,新业务价值为410.52亿元,同比增长4.7%,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

在6月份举办的“第九届品牌生活榜2019金融榜”上,平安福产品获得了“助力美好生活 最具市场影响力保险产品”称号,这正是平安人寿转型的缩影之一。

用户思维与“科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