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阿里“定海神针”俞朝翎亲授:红利耗尽,如何维持企业增长?( 八 )

很多时候,都想要就意味着都得不到。做减法是我们的必备技能,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才能在最好的时间做出最对的事情。

扫码联系学习顾问

回复关键词【俞朝翎】进群互动

而基于优势与取舍,最终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具有差异化的战略突破点。想做到差异化其实既简单又困难,把线下的变线上、把不标准的变标准、把效率低的变高效......总结一句话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

如果实在找不到差异化,那只能像“百团大战”中的美团一样,在模式和资本都类似的情况下,通过组织效率将比赛拖入终局。

将想做、可做和能做三者叠加,重合的部分即为战略。因此阿里巴巴最早的战略,就是做B2B的外贸互联网信息平台,唯一的产品就是中国在线的供应商。

之后从2B到2C,再到支付和云,每一次战略的迭代,也都是围绕这三要素的变化而进行变革和决策的。

目标的体系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