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另一面: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必要性与正确性,我们误会他了( 七 )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 非博士官所职 ,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 悉诣守、尉杂烧之 。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 以古非今者族 。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 令下三十日不烧 , 黥为城旦 。 所不去者 ,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 若欲有学法令 , 以吏为师 。

这里可以看出 , 李斯建议要烧的是除《秦纪》以外的历史典籍 , 并没有建议连儒家的《诗经》《书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全都烧毁 。 而且这段话下面还有一句:

始皇可其议 , 收取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 。 我们可以看到 , 诗书及百家的书并没有烧 , 只是由秦朝官员没收收藏 , 不是为了烧毁 。 而后世汉朝在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毁的情况下 , 还“得百家言四百二十篇” 。

还有个问题就是 , 中国历史上 , 从来不缺少类似焚书坑儒的事件 , 为何秦始皇会背上最大那口锅?看看除了秦始皇 , 历史上还有哪些大规模焚书行动?项羽火烧阿房宫 , 秦朝留存下来的书籍被付之一炬 , 远远超过了被始皇帝焚烧的数量 , 而且其中许多都是孤本 , 被烧后再无存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