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历史】从《瓦森纳协定》看中芯、华虹的崛起( 四 )

1999年 , 上海市经委副主任江上舟在信息产业部召开的全国集成电路“十五”战略规划研讨会上指出 , 要想避开《瓦森纳协定》 , 必须寻找海外伙伴投资 。

彼时 , 美籍台商张汝京正打算回大陆投资半导体产业 。 他创立刚满3年的世大半导体被台积电收购后 , 有谣言称这次收购案张汝京并不知情 。 但他本人则声称自己全程参与了讨论 , 而且台积电给出的价格是“原来股价的8.5倍” 。

张汝京到上海考察时 , 上海市市长、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当即拍板且马上就带他去张江选地 , 直言“想要哪块都可以” 。 2000年4月 ,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 , 张汝京以“‘中’国第一个‘芯’片(晶圆)制造厂”的雄心 , 创建了中芯国际 。

张汝京在新加坡、意大利、日本、台湾等地都建过厂 , 是业界的建厂高手 。 空窗的大陆和刚“分手”的张汝京看似是一段机缘巧合 , 但其实也是命中注定 , 因为在大陆建厂一直是张汝京的心愿 。

世大半导体被台积电收购后 , 员工在台积电被降职降薪 , 于是大约有300多名半导体工程师追随张汝京北上 , 其中多是他在世大和德州仪器时的同事 , 甚至是一些厂商朋友 。 这也引发了台湾工程师跳槽去大陆的潮流 , 新竹科学园区人们见面就问“去不去大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