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可乐也会烂醉如泥?!为什么有些人滴酒不沾也会醉( 四 )

其他研究人员以前也提出过同样的猜想。2000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安娜·梅·迪尔(Anna Mae Diehl)注意到,肥胖小鼠的呼吸中经常含有酒精,经过抗生素治疗后酒精就会消失。她推测:“肠内产生的乙醇可能促进了肥胖相关脂肪肝的发生。”后来有两个团队证明,产生酒精的微生物在 NAFLD 患者的肠道中比在健康人中更常见。

虽然袁的团队将矛头指向了克雷伯菌,但是“在他们研究的 NAFLD 人类受试者中,只有 60% 被发现有这种细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苏珊·贝克(Susan Baker)说,“其他受试者身上可能发现的其他细菌也是潜在的罪魁祸首。”她指出,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任何特定的微生物上,而应考虑身体的整个系统,包括细菌、酵母、病毒、肠细胞、免疫细胞和肝脏等。

袁静表示同意。她指出 NAFLD 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疾病,即使克雷伯菌确实是病因,它也不过是许多病因之一。这引发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有些菌株会产生这么多酒精?它们来自哪里?是什么让它们在某些人体内如此繁荣昌盛,比如引出了这个研究的倒霉患者——遗传,饮食或其他?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它们?

推荐阅读